工業(yè)縫紉機
信息資訊
縫紉客APP安卓
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
導航:

搬到東南亞后腸子悔青了?外企感概“還是中國好”

           為避開美國行動的影響,一些企業(yè)已經將部分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其他亞洲國家,誰知道轉移后反而問題更大!

           據《華爾街日報》5月24日最新報道,許多制造商正在東南亞尋找新的建廠地點,但東南亞的物流設施已成為他們最為頭疼的問題。
           眾所周知,東南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善。盡管有企業(yè)可能將工程遷往越南、泰國、菲律賓、柬埔寨及其他東南亞國家,但這些國家糟糕的公路、稀疏的鐵路和擁堵的港口,大大拉長了交貨時間并推高了運輸成本。

           有企業(yè)人士表示,東南亞物流設施遠不如中國發(fā)達,不像中國那樣可以直接在工廠、供應商和全球客戶之間建立聯系。

           作為東南亞增長最快的經濟體,越南似乎有可能承接遷出工廠的部分物流生意。數據顯示,越南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從440萬標準箱大幅提升至1230萬標準箱,但缺少深水港口設施依然是越南物流的硬傷。
           事實上,遷出中國的工廠往往會發(fā)現外國環(huán)境永遠比不上中國。

           2008年金融危機后,日本工廠紛紛搬往東南亞,但近幾年,日本工廠反而紛紛重新搬回來中國。日本媒體曾對上千家日企做過調查,發(fā)現日企最想投資的地方居然是中國。被很多企業(yè)所推崇的東南亞,卻不是企業(yè)的首選。

           有從業(yè)人士表示,東南亞工人和中國工人差距實在太大,東南亞工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,導致工廠不得不為此承擔額外的成本,加上不完善的物流設施,工廠反而要承擔比在中國時更高的成本,得不償失。
           而且,越南是數條東南亞至美國海上貿易路線的最后一個裝貨港,這意味著一個越南艙位會有很多出口商來競爭,無形中又增加了一大筆成本。

           就像Tapestry公司所說的,東南亞港口的基建根本跟不上步伐。相比起東南亞,繼續(xù)在中國發(fā)展,或許是出口商們更好的選擇。
縫紉客APP
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(安卓)查看
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