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(yè)縫紉機
信息資訊
縫紉客APP安卓
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
導航:

繃縫機調(diào)試竅門

  竅門1.

  機針與彎針配合時機的調(diào)整

  筆者認為,繃縫機的調(diào)試過程中,zui為重要也zui容易被人忽略的是,當機針下降到zui低點時,彎針必須向右移動到zui遠的極限位置;同樣,當機針上升到zui高點時,彎針必須向左移動到zui遠的極限位置,要反復觀察確認。

  除了有左右的動作,彎針還有前(朝向操作者)后(遠離操作者)的動作。作為操作者,我們要注意使彎針前后移動zui快的時候,放在彎針左右移動的極限位置,并要使彎針前后移動的動作在彎針向左移動到達機針位置時達到zui小。

  此時,我們要注意左右極限位置要兼顧,既要防止彎針向左移動時刮蹭機針,又要防止彎針向右移動時刮蹭機針過多。

  當然,我們還可以配合調(diào)節(jié)彎針前后移動量大小和稍微順時針旋轉(zhuǎn)一點針桿角度,以達到zui佳效果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的機器可以調(diào)整彎針前后移動的范圍,有的機器則不能。

  當機針下降到zui低位置時,彎針尖距離右機針為3 mm-4mm;當機針上升,彎針向左移動,彎針尖到達右機針中心時,彎針尖下面位于機針針眼上邊2.5mm。此時,彎針與機針之間的間隙為0-0.05mm。

  當機針下降到達彎針背面時,使左機針針眼和彎針頭部穿線孔相遇,此時允彎針背面輕微接觸機針,但不刮蹭或越輕微越好。

  竅門2.

  前后護針的調(diào)整

  調(diào)整前后護針需要遵循的原則是:前后護針從操作者方向看上輪廓線應與機針針尖的連線一致。為了防止機針抖動扎在護針上,護針靠近機針的一側(cè)應適當?shù)菇?。前面(靠近操作者)的護針既要起護針作用同時也能起阻擋縫紉線在機針針眼前面(靠近操作者)形成線環(huán),使機針針眼后面的線環(huán)順利形成的作用。后(離操作者較遠)護針既要起護針的作用又不可以阻擋線環(huán)的順利形成。

  由于生產(chǎn)廠家的不同和機器型號的差異,前后護針的形狀和可允許調(diào)整范圍的不同與理想狀態(tài)存在一些距離,要求維修人員在現(xiàn)實情況下盡可能向需要遵循的原則靠攏。

  當機針向下移動時,前后護針要向遠離機針方向移動;當機針從zui低位置上升時,前后護針要向靠近機針方向移動。

  當機針下降到護針位置時,護針應躲開機針,避免與機針刮蹭。當彎針尖向左移動到右機針位置時,前后護針開始起作用,前(靠近操作者一側(cè))護針與機針之間的間隙為0.1mm-0.3mm,后護針與機針之間的間隙為0-0.1mm。

  竅門3.

  彎針線挑線凸輪的調(diào)整

  眾所周知,各廠設計的彎針線挑線凸輪有所不同。有的與實際需要的大小和形狀可能有些差距,差距過大也容易造成跳線和增加維修難度。

  彎針線挑線凸輪的作用是:當彎針向左移動時,適時地給彎針提供它移動和編織線跡需要的縫紉線的線量;當彎針向右移動時,適時地收回多余的縫紉線。

  此外,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:為了便于機針進入彎針背面的三角線環(huán),需要借助彎針線挑線凸輪在機針進入三角線環(huán)時,使彎針線處于張緊的狀態(tài)。但彎針線張緊過度會引發(fā)彎針線斷線和在縫料背面顯得彎針線過緊。

  彎針線挑線凸輪的正確調(diào)整標準是:當機針向下,左機針針尖到達彎針下沿,也就是正好穩(wěn)妥地進入三角線環(huán)時,彎針線挑線凸輪上的彎針線位于挑線凸輪的zui高點。

  彎針線挑線凸輪快慢可以在上述標準的基礎(chǔ)上進行輕微調(diào)整,按照自身旋轉(zhuǎn)方向調(diào)快則縫料背面的線跡顯得彎針線張力較為松弛,反之,顯得彎針線張力較緊。

  竅門4.

  繃針和繃針過線板的調(diào)整

  有些品種的機器繃針與機針的配合時機可以調(diào)整。如通宇F007三針五線繃縫機就可以通過調(diào)整繃針凸輪(F00710004)相對于上軸前節(jié)(F00708001)的角度,來達到調(diào)整繃針與機針的配合時機的目的。筆者認為,zui佳的配合時機是:當機針下降以后右機針進入繃針線環(huán)時,繃針才開始向右移動。

  繃針擺動幅度必須確保:當繃針擺動到zui右極限位置向左返回時能勾住繃針線,當繃針擺動到zui左邊時,繃針尖到左針的距離為4.5 mm -5.5mm。

  繃針的安裝高度應盡可能靠上,但是繃針上面和繃針過線板下面之間的間隙應能使繃針線順利通過。

  繃針過線板的安裝高度應能使繃針線在機針上升到zui高點時,在右機針下順暢地滑到右機針針尖的后面(遠離操作者一側(cè)),使右機針下降時非常容易地別住繃針線。

  當繃針尖擺動到左機針前面時,左機針與繃針尖之間的間隙應為0.5mm-0.8mm。

  竅門5.

  送布動作的協(xié)調(diào)

  繃縫機準確的送布動作可以有效地降低機器跳針現(xiàn)象出現(xiàn)的概率??嚳p機日常影響送布動作的主要與送布牙高度、壓腳壓力、差動送布、針距密度、使用速度密切相關(guān)。

  提出這一條的主要理論依據(jù)是:彎針背面三角線環(huán)的穩(wěn)定取決于送布動作的穩(wěn)定和挑線凸輪的正確配合。如果送布動作不穩(wěn)定,三角線環(huán)就會變形或者忽大忽小,使機針不能進入三角線環(huán)。

  調(diào)整送布牙高度要掌握的原則是:當送布動作完成時,送布牙要完全從針板下面返回,一點使縫料倒退的動作都不許有。

  此外,壓腳壓力要保證縫料沒有往操作者一側(cè)打滑的動作。彈性大的縫料或操作者往懷里拉縫料的力量過大時,都需要加大差動送布量。

 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,繃縫機針距小三角線環(huán)也小,所以密度要適當,并且在可能的范圍內(nèi)遵循宜大不宜小。

  繃縫機速度過快也會使縫料發(fā)飄或者瞬間沒有被壓腳壓住的情況,從而影響線環(huán)穩(wěn)定。
縫紉客APP
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(安卓)查看
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